盘点2009年中国十大网络炒作事件

发布时间:2009-11-30 14:04:57    点击数:203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艾滋女闫德利”……今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吸引我们眼球的人和事,然而,这些千奇百怪的网络事件又有多少是炒作的呢?昨日,猫扑大杂烩就评出了2009年度网络10大炒作事件,躲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网络炒手”们,也逐渐露出水面……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制造舆论旋涡,为此事件推波助澜,吸引人们对某事、某人或某品牌的关注。而一群不明真相的网民却在不明不白中被人误导,受人利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明辨是非,规避因炒作而衍生的网络暴力事件,也成为时下值得我们探讨和深究的热点。 最近天涯上出现一个叫黄相如的人,被网友称为“第一炒手”,号称推动了今年好几起网络热点事件的炒作。记者网上调查发现,痛斥黄相如的帖子数不胜数。一个网友留言说:“他是一个很爱炫而没炫的本钱的人,所以只能靠这些事件来炒作。希望靠炒作来包装他自己,让大家都以为他是互联网行业的牛人,为他以后继续忽悠行骗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1.贾君鹏 2009年7月16日,百度魔兽世界吧发表的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立即演变为一个全国性网络热点。事后,北京一家传媒公司的CEO表示,动用了800人制造出“贾君鹏”,目的是为了让网民持续关注魔兽这款游戏。这个创意也让他们赚了“6位数”。 2.反庐舍联盟 偷菜等网页游戏受到了上班族的热捧,今年4月19日,在八匹马传媒网总经理黄相如的发动下,30位职业经理人代表各自企业成立了“反庐舍联盟”,对沉迷开心网类网游的员工警示教育甚至开除,网友分析“反庐舍”是为了打击当时一个很火的网站,其目的是借以宣传自己的电子商务 3.闫德利“艾滋门” 10月14日,一位自称来自河北容城县的女子闫德利,在博客上公布了279名曾与自己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手机号码,并称自己身染艾滋病。10月21日,警方将“艾滋女”事件始作俑者杨某抓获并刑事拘留,杨某承认,整个事件是因前女友闫德利提出分手而怀恨报复所做。 4.贡米 贡米于2009年6月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郑州唱区的比赛,因为酷似张柏芝而备受瞩目,在3天之内就有网友在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网络平台为她拉得超高人气。6月9日晚,贡米因病退出比赛,关于她的种种猜测就开始满天飞。 5.“名门痞女” 陈凯歌的前妻洪晃身世显赫,但却常常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来:辞去年薪18万美金的工作毫不犹豫,在博客中大谈“男色消费”……有网友表示,洪晃的这种自我炒作是很成功的,现在一说“名门痞女”,大多数网民都知道是指洪晃。 6.“晕机女” 2009年4月24日,一个网名为“Shirley”的90后女孩在日志中称,自己刚下飞机就头晕,“真该买架飞机”。没想到有人将日志转发到各论坛。成千上万的网友涌入其个人主页,称其为“晕机女”。最后,其个人主页曝出“晕机女”是经纪公司为了宣传新人所进行的炒作。 7.曾轶可 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选秀赛中,曾轶可尽管唱功难以恭维,可仍一路高歌猛进。这样充满争议和话题的选手引来众多网友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是湖南卫视炒作的结果。 8.“拼包门” 前不久,广州一工薪阶层男子在选美比赛中结识了一位17岁女大学生,提出交往要求被拒后,该男性竟在网络发帖征百人共同包养该女生。随后,幕后推手石某现身,称这件事是帮朋友追求那个女孩。 9.“香水女生” 今年3月,一名网名为“香奈尔”、自称是“北外香水女生”的女大学生因写博客抨击学外语被强制退学,不到一天,其博客的点击数就超过46万。随后,天涯杂谈上发帖认为“香水女生”与去年的90后“贱女孩”同属一个经纪人和一个网络推手团体。 10.演员装“女护士”摆pose 某医院一名“女护士”在上夜班时大摆pose自拍,引起网友疯狂跟帖并成立众多“仙女焰焰”粉丝联盟。随后媒体记者找到她的个人空间,在个人简介上面赫然写着“演员、歌手、平面模特儿”。 个案 他自称炒红贡米、林妙可还反对“偷菜” 黄相如开始被网民所熟悉,最早是在半年前的天涯论坛,那时网友都称他是“中国商业炒作第一人”。26日,黄相如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却极力否认这个称呼,他坦言自己只是一个“网络营销专家”。黄相如曾在网站上号称,柳传志复出、贡米事件、献歌奥运的林妙可都是他“推”出的成功案例。在记者追问黄相如这是否由他“炒作”出来时,他只称“在做推手事件前,要签保密协议。” “反庐舍联盟”饱受非议 今年4月,黄相如发起了“反庐舍联盟”(庐舍:英文loser的音译,意为失败者,指花大量工作时间耍“偷菜”等网络游戏的人)。黄相如曾对外宣称,至5月底6月初时,反庐舍联盟的参与企业已达四五百家,却无人见过这份名单。 对此,黄相如表示,“反庐舍联盟”的名单是由媒体记者自己统计的。有营销专家认为所谓“反庐舍同盟”事件,本质上是一种网络媒体公然利用强势话语权粗暴介入个人生活的民事行为,这种逆网络潮流的行为于法无据,于情不合,于理不通。 “网络打假团”至今不打假 今年11月1日,黄相如又成立了一个“网络打假团”。他表示,“网络打假团”从7月筹备至今,仍没有正式开始打假,而“打假团”所说的“公益”,也只是暂时和针对部分人的“公益”。他还认为,自己创办的“网络打假团”能引领全民打假的热潮。 在公众质疑他借助打假团炒作自己时,黄相如称,“我做过多家网站的CEO,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不需要借助任何的炒作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但在职业打假人王海看来,“‘网络打假团’实际上是拿公益的幌子来吸引公众眼球,欺骗公众”。 纵深 揭开网络炒作背后黑色链条 昨日,国内一知名网站前负责人张立(化名)向记者介绍了炒作背后的生态链条。他说,目前整个炒作市场上的参与者主要分四类。一是大型的广告公司;二是网络公关公司;三是一些私人网站;四是个人推手。前三者的影响面较小,而个人推手则包揽了市场上大部分网络推广的案例。 国内知名互联网分析公司易观国际认为,网络炒作形成的舆论一旦大范围形成,内容难以监管、方向不可控制、影响范围无法预估。而这些以利益为导向的“网络推手”又深藏在舆论背后,这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风险。 ■炒作流程: 雇人成立炒作团队——根据被炒作对象特点作出策划方案——发帖——付费网站管理员,让他们保持帖子的热度,以及对帖子进行推荐——雇人跟帖——引发争议——成为热点 ■利益分配: 成功炒红一个人之后,各方都能得到利益。 网络红人:利用名气拍广告、商演获得利益。 推手公司:成为网络红人的经纪公司,从商演中提成。 网站:依靠点击率,网站的名气和价值逐一实现。 网络暴力井喷 需立法监管 昨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立法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侯淑雯坦言,近年来由网络炒作演变成网络暴力事件屡见不鲜,而国内法律对网络如何进行监管这一块仍是空白。因此,迫切需要对网络监管这块进行立法。她表示,对于侵权的网上言论,要有一套有效的机制进行监督,才能维护网友们的权利,使侵权者无法逃脱应负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 网友上班看手机对时间 被罚款解雇
下一篇: 移动:涉黄收入仅万分之五 暂停所有WAP合作
[返回所有新闻信息]

您的网站 © 中国 版权所有 本站程序界面、源代码受相关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严禁使用
Copyright © 2000-2015 您的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下js为测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