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chongqing

发布时间:2009-04-02 10:20:55    点击数:340
重庆重庆渝中半岛目录 一、历史沿革 二、地理环境 三、行政区划 四、财政金融 五、交通运输 六、科学教育 七、文化艺术 八、旅游观光 九、对外交流 十、主要领导 十一、收入水平 九、对外交流 十、主要领导 十一、收入水平   重庆夜景市名   重庆市(英语:Municipality of Chongqing 拼音:chóng qìng)。中文简称“渝”。英文简称“Chongqing”,英文旧译“Chungking”,是“威妥玛式”旧拼法的译音。   经纬度   重庆位于东经105度17分至110度11分、北纬28度10分至32度13分之间。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辖区   40个。重庆共辖19个市辖区,17个县,4个自治县。   乡镇   1259个   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王鸿举。   城市面积   8.2403万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6名)。重庆全市面积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海拔   重庆平均海拔为400米,重庆市最高峰为巫溪县东部边缘的界梁山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   人口   2007年底,重庆户籍人口总量已达到3235.32万(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0名)。人口密度379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12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6‰(2007年)。人均期望寿命76.05岁,比全国人均期望寿命73岁高出3.05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民族   重庆市拥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5个(缺乌孜别克族)。人口最多的为汉族(91%)。少数民族总人口210.3万人(占全市人口6.5%)。主要为土家族(142.4万人,全市人口5%,少数民族人口72.2%)、苗族(约50.2万人,全市人口2%,少数民族人口的25.4%)等。少数民族较多的乡镇有45个,有8个民族乡。   宗教   重庆市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5种宗教,宗教信徒120余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   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   400000-409900   电话区号   (+86)023   车牌编号   渝A 直属车辆管理所(重庆市区),渝B 江南车辆管理分所(重庆市区),渝C 永川车辆管理所(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大足县、荣昌县),渝F 万州车辆管理所(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忠县、开县、奉节县、云阳县),渝G 涪陵车辆管理所(涪陵区、南川区、武隆县、垫江县、丰都县),渝H 黔江车辆管理所(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国内生产总值   5096亿人民币(2007年,中国大陆城市第七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人均GDP 18210元。   人类发展指数   0.745(中,中国省级行政区第18名)   市花   山茶花   市树   黄葛树。又名黄桷树。   行政区类别   中央直辖市   城市形象标志   2006年1月16日,“人人重庆”标志被官方确定的城市形象标志。“人人重庆”由香港知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两个欢乐喜悦的“人”字重叠加成为一个“庆”字,取“双重喜庆,以人为本,携手并进”之意。   城市形象标志多用于外界宣传,而非城市的官方徽章,这一点有别于市徽。   概况   重庆是中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之一,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   重庆市地处中国内陆之西南,位于长江上游,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城市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雨轻雾重,又号“雾都”。因境内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为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的总人口计算分为城市核心区与都会区全区,其中若以都会区全区(3,235万)计算,则其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也列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之最,但国际一般以城市核心区人口作为排名依据。 [编辑本段]一、历史沿革   1945年重庆谈判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2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   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   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庆办公,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   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8月,恢复四川省,重庆仍为直辖市。1954年6月,西南大区撤销后重庆改为四川省辖市。   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现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于1997年6月18日正式挂牌。重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从此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编辑本段]二、地理环境   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朝天门位置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647.78平方公里。   气候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较热,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重庆雾多,是由于重庆地理环境形成的。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而重庆璧山县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夭,堪称“世界之最”。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河流   流经重庆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该峡位于湖北省境内),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嘉陵江穿过重庆市的主城区。 [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重庆市行政区划   重庆是中国第四个成立的直辖市,从行政区划面积、人口数量、农业人口比例来看相当于一个省。重庆市与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重庆在所辖行政区划是市→县(区、民族自治县)→乡(镇)的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而省为四级行政管理体制。但实际实行时重庆市仍然设有地级行政单位。其中重庆市为省级行政单位,各区为地级行政单位,各县和自治县为县级行政单位。重庆现辖19个区,17个县,4个民族自治县,总人口3144万。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区   渝中区 面积 22平方千米,人口 60万。 邮政编码400010   大渡口区 面积 103平方千米,人口 21万。邮政编码400080   江北区 面积 221平方千米,人口 49万。邮政编码400020   沙坪坝区 面积 383平方千米,人口 73万。邮政编码400030   九龙坡区 面积 432平方千米,人口 76万。邮政编码400050   南岸区 面积 274平方千米,人口 53万。邮政编码400064   北碚区 面积 755平方千米,人口 65万。邮政编码400700   万盛区 面积 566平方千米,人口 27万。邮政编码400800   双桥区 面积 43平方千米,人口 5万。 邮政编码400900   渝北区 面积1452平方千米,人口 85万。邮政编码401120   巴南区 面积1825平方千米,人口 86万。邮政编码401320   万州区 面积3457平方千米,人口170万。邮政编码404000   涪陵区 面积2946平方千米,人口112万。邮政编码408000   黔江区 面积2397平方千米,人口 50万。邮政编码409700   长寿区 面积1415平方千米,人口 87万。邮政编码401220   江津区 面积3200平方千米,人口145万。邮政编码402260   合川区 面积2356平方千米,人口150万。邮政编码401520   永川区 面积1576平方千米,人口107万。邮政编码402160   南川区 面积2602平方千米,人口 64万。邮政编码408400   县    綦江县 面积2182平方千米,人口 95万。邮政编码401420   潼南县 面积1585平方千米,人口 90万。邮政编码402660   铜梁县 面积1342平方千米,人口 80万。邮政编码402560   大足县 面积1390平方千米,人口 92万。邮政编码402360   荣昌县 面积1079平方千米,人口 81万。邮政编码402460   璧山县 面积 912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402760   垫江县 面积1518平方千米,人口 90万。邮政编码408300   武隆县 面积2872平方千米,人口 40万。邮政编码408500   丰都县 面积2896平方千米,人口 79万。邮政编码408200   城口县 面积3286平方千米,人口 23万。邮政编码405900   梁平县 面积1890平方千米,人口 88万。邮政编码405200   开县 面积3959平方千米,人口153万。邮政编码405400   巫溪县 面积4030平方千米,人口 52万。邮政编码405800   巫山县 面积2958平方千米,人口 59万。邮政编码404700   奉节县 面积4087平方千米,人口100万。邮政编码404600   云阳县 面积3634平方千米,人口129万。邮政编码404500   忠县 面积2184平方千米,人口 96万。邮政编码404300   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面积3013平方千米,人口51万。邮政编码409100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面积3903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409600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面积5173平方千米,人口75万。邮政编码40980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面积2450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政编码409900 [编辑本段]四、财政金融   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概述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中国六大工业基地之一,经济综合实力在西部领先,按重庆直辖市的经济总量在西部十二个省级地区列第五位,主城区居第一位。同时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   2007年9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批复》,正式批准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明确了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亦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等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数量为西部各地之首。2006年末全市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近5600亿元和4400亿元,与GDP比例分别为1.6和1.27,此比例在西南各省区均位列第一,后者比全国水平高出了0.13。2007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是6662.36亿元和5197.08亿元,数量上继续保持在西部的领先地位。该市依靠国有企业扩张发展,贷款质量保持不断上升,不良贷款占比从2002年的21.2%下降到了6.4%。保险业尤为突出,2007年重庆全市保费总收入124.68亿元,同比增速33.7%,2008年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200.6亿元,同比增长60.9%。目前已经有美国利宝、中美大都会人寿和中新大东方人寿三家大型外资保险机构在重庆设置地区总部,其中美国利宝更是将中国总部设于此。重庆的保险机构以27家的数量在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居第四。   目前重庆已经有三十二家市级银行机构以及七家外资银行机构,外资银行分别是加拿大丰业银行重庆分行、新联商业银行重庆分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东亚银行重庆分行、荷兰银行有限公司重庆分行、渣打银行重庆分行以及三井住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代表处。同时,汇丰银行全资子公司——重庆大足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8月14日获批开业,成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一家外资村镇银行。   全市拥有证券经营机构66家,证券营业部65家。境内上市公司30家,总股本116.11亿股,比上年增长33.1%;股票总市值1593.14亿元,增长2.1倍。境内上市公司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26.37亿元,增长80.3%。   由于重庆特有的地形,现在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龙头,以江北观音桥、沙坪坝三峡广场、南坪步行街、九龙坡杨家坪步行街为辅的五大商圈。   工业   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通宜昌沿长江至重庆的航线,从此增强了重庆与中部及东部地区的联系,也是重庆成为整个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个面向世界的商业城市,在重庆南岸滨江部分也成为了原法国租界。在20世纪伊始,外资及民族资本开始在重庆发展近代工业。 经过抗日战争,重庆逐渐发展为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巨大的产业工人阶层,但随着内迁企业的离开,重庆又趋于没落。 新中国建立后,重庆又成为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综合化工基地、医药工业基地和仪器仪表基地(仪器仪表仅次于上海),在1976前得到国家巨大投资。重庆是中国汽车长安集团摩托车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中国最大的常规兵器生产基地,全国唯一一个可以独立生产除飞机和宇宙航天器之外中国军队几乎所有的现役作战武器,包括潜艇与导弹、激光武器、坦克等尖端设备的城市。重庆工业以军事单位转型发展起来的重工业为主,行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在2002年后,重庆东部发现了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田,重庆的一些贫困区县在很短时间内靠暴富的能源生意成为了全国财政最富有的区县之一。   市内建有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并且形成了冶金、机电设备、电子信息、仪器仪表、食品加工、建筑建材、日用玻陶等一批优势行业。   2005年该市开始在位于城区西部的重庆大学城紧邻建造省级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目前这一园区作为西部唯一的微电子产业园区,已经有日本NTT、印度CELLENT、NIIT、惠普、甲骨文、IBM等企业将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设置在此,台湾的茂德等厂家也将芯片生产线设置在该园区。中国科学院在这里设立了其全国第二家、中西部第一家软件基地。这一总投资将达800亿人民币的园区使得重庆在全国软件行业异军突起 [编辑本段]五、交通运输   大桥横卧长江,天堑变通途   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2008年11月19日,“畅通重庆”启动,加快重庆的交通运输。   铁路   重庆拥有成渝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五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和达万铁路。另还有地方铁路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和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在建宜万铁路、襄渝铁路复线、兰渝铁路,成渝高铁、渝万铁路(城际高铁)也即将动工。另外还有规划中的渝郑铁路、渝黔铁路、渝昆铁路、沪蓉铁路(上海到成都)重庆段、渝利铁路。   2006年10月,位于江北区龙头寺地区的"重庆北”火车站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在建的轨道交通三号线经过该站,向北直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向南可进入渝中半岛和长江南岸地区,方便乘客接驳。   根据铁道部最新规划,重庆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之后的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   公路与桥梁   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和326国道。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07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目前已建成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这些线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渝南高速公路重庆至合川段、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重庆至南川段、沪蓉高速公路垫江至忠县段、渝南高速公路合川到武胜段、渝万高速公路及重庆内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渝湘高速公路南川至湖南吉首段、外环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石柱至忠县段。   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   与公路建设发展同步的重庆桥梁建设也发展迅速,号称“中国桥都”,目前重庆在长江上已建成特大桥十五座,规划建设的还有六座,嘉陵江上已建特大桥十二座,在建特大桥四座。   水运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重庆的水运,顺长江东行,万吨级的轮船可顺江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逆长江西行,1000吨左右的轮船可到四川省的宜宾。较小轮船沿嘉陵江北上,轮船可至合川,潼南,南充等城市。经长江到涪陵入乌江,向南能通航到贵州境内。      航空   重庆有三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在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006年进出港客流量八百多万人次,是中国十大民用机场之一。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客流增长量全国第一,2007年突破1000万人次。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共有两个航站楼,分别用于国内和国际候机。现有机场设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第三个航站楼和第二跑道已于2007年内开工,届时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座双跑道机场。 2007年12月18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大关,同时开建第二跑道。按国际航联标准,年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标志着重庆机场已跨入国际大型机场的行列,在全球2万多个机场中跨入前100名。   重庆市区内曾有一座机场,位于白市驿地区(军用机场),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成前,进出重庆的航班都在此起降。另外,抗战时期重庆还曾有过广阳坝机场、中坝机场以及珊瑚坝机场等临时军用机场。   2007年6月9日,西部航空落户江北国际机场。   2007年6月16日,重庆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亦以江北国际机场为基地。   轨道交通2号线城市公共交通   重庆主城区内公共交通形势丰富多样,包含公交汽车、轻轨、地铁、过江索道、缆车、扶梯、升降电梯以及过江轮渡等,其中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轨道交通和公交汽车(在重庆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和电动车)。      特色交通:   重庆主城区有两条全国独一无二的具有重庆特色的过江索道:嘉陵江索道:自渝中区沧白路,横跨嘉陵江上空,与江北区金沙街相连;长江索道:建成时间1986年,从渝中区新华路跨长江至南岸区上新街。   重庆主城区有两处作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动扶梯和升降式电梯:连接菜园坝和两路口的亚洲第一长扶梯:皇冠大扶梯;连接凯旋路和较场口的升降式电梯:凯旋路电梯。另外,重庆主城区长江和嘉陵江上还有多条客运轮渡。      轨道交通:   重庆轨道交通主城区内规划有10条线路(九线一环)。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重庆轻轨二号线,较场口——新山村)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胶轮单轨高架轻轨线路,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06月18日正式开通,二期工程于2006年07月01日正式通过验收,至此二号线全线贯通并投入运营。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轻轨)正在加紧建设将于2010年开通。   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地铁)于2007年6月8日全面开工,一期工程预计2011年结束投入使用,最迟2012年全线贯通。重庆地铁1号线是中西部地区路线最长(全长36公里)、设计客流量最大的地铁,共有8座换乘站与其他轨道交通互联。 [编辑本段]六、科学教育   ◇高等院校   在渝的高等院校共有55所。其中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院校,重庆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学校。其中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原重庆建筑大学)是国内建筑学“老八校”之一,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学专业人才。   ◇本科院校: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专科院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市海联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涪陵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独立学院: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成人高校: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电力职工大学、重庆社会大学、重庆化工职工大学、重庆商业职工大学、重庆城建职工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重庆冶金成人学院、重庆交电分公司职工大学、重庆职工会计专科学校   ◇中学教育   重庆市著名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原重庆三中)、重庆一中、重庆八中、重庆巴蜀中学、四川外语学校附属中学、江津中学、涪陵第五中学、重庆育才中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江北中学、重庆清华中学(原重庆九中)、重庆求精中学、重庆巴川中学、重庆复旦中学、重庆十一中,綦江中学,南坪实验中学,重庆凤鸣山中学、重庆七中、重庆29中、涪陵实验中学、武隆中学、石柱中学   重庆市7所市直属重点中学:(张伯苓建立)重庆南开中学(三中)、重庆一中、重庆八中、重庆巴蜀中学、重庆育才中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四川外语学校附属中学   ◇小学教育   重庆市著名(重点)小学:人民小学、树人小学、重庆南开小学、重庆巴蜀小学、实验一小、鲤鱼池小学、沙坪坝小学 [编辑本段]七、文化艺术   川剧绝活:喷火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骠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四川省的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四市,大体以嘉陵江为界。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为巴文化区辐射区域)   川剧是巴渝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中的“变脸”、“喷火”、“水袖”等绝活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重庆至巫山这段千里川江上,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旧社会江上船只多靠人力推挠或拉纤航行,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江上集体劳动,只有用号子来统一指挥。因此,在滚滚川江上,产生了许多歌咏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自古以来巴渝人民又喜欢"摆龙门阵"(聊天、讲故事之意),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   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蜀中、中国西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这里都有交融,加上重庆自己独特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码头文化。重庆的码头文化主要包括方言艺术和茶馆文化。袍哥文化是指哥老会、天地会、袍哥会等民间秘密结社内部的江湖义气对城市文化的那部分影响。如今在主城区只有在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可略为感受旧时文化。独特的巴渝文化,铸就了重庆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英才不断涌现,文化佳作业绩辉煌,文化艺术空前活跃。   巴渝文化代表:川剧(变脸、喷火、巴剧、渝剧)、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川江号子、蜀绣、龙门阵、重庆方言、川菜等。   红岩精神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从渣滓洞到白公馆,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活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向我们诠释了红岩精神的坚毅不屈!   红岩精神(红岩魂)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红岩精神代表人物:江姐、陈然、叶挺、罗世文、车耀先、张学良、杨虎城、黄显声、周从化、宋绮云、宋振中(小萝卜头)等。   陪都文化   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国民政府从南京撤至重庆,并将之定为"陪都",实为"战时首都"。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抗战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也是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7年中,留下诸多遗迹、轶事,使陪都遗迹成为重庆今天独特的人文景观。   据80年代不完全统计,重庆大大小小的陪都遗迹有近400处之多,随着重庆大规模建设的开展,有些已不复存在,现存有代表性的遗迹主要有两类,一是蒋介石、宋美龄先生等要人的官邸、旧居;二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在渝留下的纪念地,如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的旧址。位于重庆南山上的黄山抗战遗址是重庆抗战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保存最完整和相对集中的一处文物大遗址。国共和谈期间,中共领袖毛泽东、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等赴渝谈判,现存谈判旧址以红岩村、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为代表,其中的桂园原为国民党张治中将军居所,在重庆谈判期间主动让给来渝的中共领袖毛泽东居住,1945年10月10日,国共和谈的《会谈纪要》就在桂园的客厅里签订。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内迁工业、学校的集中地,今天重庆许多大企业前身,都是当年南迁的企业。如当年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今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第25厂(今嘉陵厂)、第1厂(今建设厂)、第24厂(今特殊钢厂)、第21厂(今长安厂)、第20厂(今长江厂)等,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也在那个时候迁至重庆的北碚区。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四川省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坝",现在重庆大学校园里还保留着国立中央大学的旧址。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者之一王家声等。由于重庆作为战时首都,1947年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联合国指定的资料寄存馆,一直未间断过,使重庆图书馆为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当时称“北京图书馆”)外,迄今为止中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另一图书馆。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坝上的莘莘学子现在遍布海内外,成为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十分怀念昔日的“坝上风光”(“坝”指沙坪坝),常有怀旧者故地重游,而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   重庆大轰炸: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继德国在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对格尔尼卡(Guernica)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重庆经历日军大轰炸时,每天都有军人和平民死于轰炸,当时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摒弃前嫌,在重庆携手抗日。   饮食文化   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并对火锅这种饮食文化影响较大的。如今的重庆火锅仍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出多种特色火锅。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重庆菜属于川菜系(SiChuan style dishes )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川菜起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原来只流行于巴蜀地区,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开始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对川菜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川菜风味包括重庆、成都和德阳、乐山、内江,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重庆火锅:重庆火锅是重庆饮食文化的代表,发源于重庆,据说以前长江边上的船工袍哥跑船常宿于江边的小米滩,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酣畅淋漓。这食欲便沿袭下来,并渐丰富,成为重庆人特有的美食。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火锅才真正开始出现在重庆的筵席上。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则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来,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线,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失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   重庆饮食文化代表:重庆火锅、川菜、渝菜(重庆菜、渝派川菜)、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粉蒸肉、烧白、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   重庆方言   重庆方言隶属北方语系,是西南官话的一种。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重庆话又称重庆言子,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方言评书诙谐幽默。   重庆言子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日常琐事无所不涉。重庆言子的形式更是灵活多样,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展言子习惯上叫歇后语、半截话,实际就是隐语。前半句是譬语或引子,后半句是解语或注语,是说话人的真意所在。这种语言形式类似“诗经”和陕北民歌信天游常用的“比兴手法”。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常只说出前半句,而将后半句隐去不表,听话人常会心领神会,十分默契,使语言交流不但幽默风趣,而且含蓄生动,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魅力。例如:“瞎子戴眼境——多余的圈圈”,这是一个完整的言子儿。但生活中常这么说:“你也不怕麻烦。其实你做这些无用功完全是瞎子戴眼镜。”再如:“半天空挂口袋——装风(疯)”,生活中常说:“他这人神经得很,半天空挂口袋。”   重庆方言日常用语:安逸——满意舒服/不错/爽、要的——好的、假打——虚伪、拈起来——夹起来、耙耳朵——妻管严、好多钱——多少钱、撒子(啥子)——什么、耍朋友——谈恋爱、摆龙门阵——闲聊天、好老——好了、黑好——很好,等。   特色建筑   吊脚楼: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建筑形式已在重庆市区绝迹,仅剩磁器口古镇。新修建的洪崖洞吊脚楼民俗建筑群即意在恢复传统建筑。 [编辑本段]八、旅游观光   长江三峡风光   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重庆旅游资源丰富,即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重庆还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发源自重庆的火锅更是闻名遐耳。雄伟壮阔的长江三峡、璀璨多彩的重庆夜景、秀丽怡人的芙蓉江、火爆刺激的重庆火锅都是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古有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美境。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就发源于此;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解放碑   解放碑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它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堡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堡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堡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现在“解放碑”是解放碑中央商务区(CBD)的代名词。有“西部第一街”美誉的解放碑商贸中心区(CBD)有望跻身中国第三大商圈(仅次于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   朝天门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 ,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因此门随东逝长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于此迎御差,接圣旨,故名“朝天门”。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撤除。1949年“九·二”火灾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一片废墟,从此,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   今天的朝天门客运码头,新建宏伟的朝天门广场(江泽民题字),是俯看两江汇流,纵览沿江风光的绝佳去处。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每当初夏仲秋,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夹马水”风景,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右侧长江容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   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人民大礼堂位于人民路学田湾,是邓小平、刘伯承主政西南的时候修建(解放初期,重庆作为西南局的所在地)。1950年动工兴建,1954年竣工。初名“中苏大楼”,后改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5年改现名。大礼堂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分礼堂、南楼和北楼三部分。大礼堂取中西合璧之建筑风格,主体部分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及天安门形式,配以廊柱式的南楼、北楼。一色绿色琉璃瓦顶,大红廊柱,淤塞栏杆。大门为一大牌坊。整个建筑布局合谐,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曾先后接待过苏联、日本、朝鲜、印度、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大型文艺表演团体,是重庆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人民大礼堂盛载了历史的足迹,也记载了重庆人民的磨难和欢乐。风雨历程半个多世纪,她分明是一座静默的圣殿,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和倾听着一代又一代重庆人的光荣与梦想。   山城夜景   山城夜景是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重庆市区三面临江,一面靠山,倚山筑城,建筑层叠耸起,道路盘旋而上,城市风貌十分独特,由此形成绮丽夜景。“不览夜景,未到重庆”,雄伟的山城重庆,以辉煌的夜景闻名海内。山城夜景自古雅号“字水宵灯”,为清乾隆年间“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此,形似古篆书“巴”字,故有“字水”之称。“宵灯”更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   清人王尔鉴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山城夜景的特色之一得益于起伏的地势和依山而上的重重楼房。每当夜色降临,万家灯火高低辉映,如漫天星汉,极为瑰丽;二得益于两江环抱,双桥相邻。江中百舸争流,流光溢彩。桥面千红万紫,宛如游龙,动静有别,有似不夜之天。   观赏山城夜景有三大去处:南岸区南山上的一棵树观景台和大金鹰,可谓“隔岸观火”;鹅岭公园上的瞰胜楼,身临其境纵览两江;朝天门“两江游”游船,环绕扬子嘉陵,360°全方位立体饱览山水之城。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著名的“养鸡女”、“千手观音”等石刻艺术珍品就位于大足石刻。   景点汇总   ■主城区景点:   购物商圈:解放碑、三峡广场、观音桥步行街、杨家坪步行街、南坪步行街   观光休闲:朝天门广场、南滨路、洪崖洞、一棵树、洋人街、山城步道、中央半岛温泉、海棠晓月温泉、白市驿天赐温泉、北温泉、南温泉   历史古迹:重庆人民大礼堂、湖广会馆、磁器口古镇、通远门、巴曼子墓、龙骨坡200万年人类遗址   红色旅游: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曾家岩50号、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桂园、史迪威将军博物馆   文化艺术:三峡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坦克库艺术中心、重庆美术馆、画家村、国画院   寺庙道观:罗汉寺、华岩寺、老君洞道观、涂山寺   名人旧居:梁实秋雅舍、徐悲鸿旧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   自然风光:金刀峡、缙云山、南山植物园、歌乐山森林公园、铁山坪森林公园、鹅岭公园、广阳岛   ■大重庆地区景点:   自然风光:长江三峡、小三峡 、小小三峡、乌江画廊、白帝城、张飞庙、天坑地缝、黑山谷、石宝寨、天生三桥、仙女山草原、红池坝草原、千野草场、东泉、西泉、中华龙泉、统景温泉、桂花温泉、冷泉、圣灯泉、海兰云天温泉、清湾泉、桃花泉、南海泉、慈母山泉、芙蓉江、阿蓬江、桃花源、小南海、汉风神谷、武陵江、神女溪、大宁河、青龙瀑布、望乡台瀑布、龙水湖、长寿湖、桥头湖、永川茶山竹海、永川野生动物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石篆山国家森林公园、圣灯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洞、雪玉洞、万盛石林、金佛山、四面山、雪玉洞、江南龙宫、钓鱼城、丰都鬼城、江津骆騋山、张关水溶洞   名人纪念:聂荣臻故居、刘伯承故居、赵世炎故居、冯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墓、甘宁坟、严颜墓、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愚王祠、杨尚昆故居   寺庙道观:大佛寺、双桂堂、银杏堂、螺罐山、慈云寺(全国唯一和尚、尼姑同庙寺院)   历史古迹:大足石刻、白鹤梁题刻、龙河悬棺群、小三峡悬棺群、江津莲花石   特色古镇:中山古镇、涞滩古镇、龚滩古镇、偏岩古镇、龙潭古镇、东溪古镇、大昌古镇、双江古镇、西沱古镇、汉风古镇、白沙古镇、安陶古镇、洪安古镇、龙兴古镇、三江古镇、黄龙古镇、安居古镇、塘河古镇、丰盛古镇、后溪古镇、路孔古镇、清泉古镇、松溉古镇、塘河古镇、双江古镇、走马古镇   民俗风情:铜梁龙灯、綦江版画、秀山花灯、摆手舞、秀山木板画 [编辑本段]九、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图卢兹市 法国 1982-12-10    西雅图市 美国 1983-6-3    多伦多市 加拿大 1986-3-28    广岛市 日本 1986-10-23    莱斯特市 英国 1993-10-11    沃罗涅日市 俄罗斯 1993-10-20    扎波罗热州 乌克兰 2002-4-25    普马兰加省 南非 2002-10-18    杜塞尔多夫市 德国 2004-7-22    布里斯班市 澳大利亚 2005-10-11    设拉子市 伊朗 2005-10-19    阿斯旺省 埃及 2005-10-19    都城市 日本 1999-11-18    维也纳市 奥地利 2004-9-30    热尔省 法国 1988-10-21    切尔卡塞市 乌克兰 2003-11-10    弗拉基米尔市 俄罗斯 2004-11-13    驻渝外交机构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投资与工业转包促进机构重庆中心   ■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渝、云、贵、川)   ■ 日本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渝、云、贵、川)   ■ 柬埔寨驻重庆总领事馆(渝、川)   ■ 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渝、云、贵、川)   ■ 丹麦驻重庆领事馆(渝、云、贵、川)   ■ 菲律宾驻重庆总领事馆(渝、云、贵、川)   常驻外国新闻机构   重庆是中国五大开放外国新闻机构常驻城市之一(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沈阳),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允许外国媒体驻站的城市。   ■ 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   ■ 意大利《唯实新闻》(FBC)   ■ 日本《经济新闻》   ■ 新加坡《联合早报》   ■ 美国《新闻周刊》   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等。 [编辑本段]十、主要领导   1997年直辖以来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   ■ 张德邻(1997年6月18日 - 1999年9月)   ■ 贺国强(1999年9月 - 2002年10月)   ■ 黄镇东(2002年10月 - 2005年12月24日)   ■ 汪洋(2005年12月24日 -2007年11月30日)   ■ 薄熙来(2007年11月30日 -)   市长   ■ 蒲海清(1997年6月18日 - 1999年6月)   ■ 包叙定(1999年6月 - 2002年10月)   ■ 王鸿举(2002年10月 - )   (截止至2008年9月) [编辑本段]十一、收入水平   2008年8月28日,重庆市统计局首次发布了“重庆中等收入实证分析”。以2006年居民收入数据,该市现有中等收入人群339.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1%,管理行业中等收入者最多。   全市有340万中等收入者   “依照标准抽样调查显示,该市中等收入人群中,农村有64.4万人,城镇有275.4万人,共计339.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1%。”   调查测算,该市城镇人口中达到中等收入人群,占全市城镇常住人口的21.0%,占全部中等收入群体的81.0%。“城镇中等收入中,‘三口之家两人就业’的家庭类型占居了主体,这类家庭合计占73.0%。”   在农村,“2+1”、“2+2”或三代同堂家庭,是农村中等收入家庭主要模式,三者合计占农村中等收入家庭总数的84.2%。   中等收入管理教育行业较多   “从行业角度看,该市中等收入人群,主要集中在了管理、教育等两个行业。”   市统计局分析称,在中等收入人群中,有19.9%来自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行业占了16.9%;水电气和供应业占9.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勘业占7.4%;房地产业占7.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7.3%;制造业占6.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5.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5.2%。   城镇的中等收入群体,有21%是处在30-40岁之间,40-50岁的也达到了20%。   在城镇中等收入群中,有33.7%的人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拥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也达到了31.1%;在农村超过一半的中等收入群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   何谓中等收入   所谓中等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生活较富裕、生活水平相对稳定的居民群体。   重庆中等收入标准   市统计局测算出了该市中等收入标准:   目前,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5-7.5万元之间,家庭年收入在7.5-30万元之间;   居民家庭累积持有的金融资产在20-50万元之间;   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在120-200平方米之间,拥有一辆10-15万元的私家车,农村居民拥有一套面积在200-300平方米之间的砖混或钢混的住房。   只要上述3个标准(即收入、资产、住房面积)居其一,即称为现阶段的中等收入者。   城镇中等收入家庭   7成收入靠工资   市统计局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该市城镇中等收入家庭,有72.1%的收入来源于就业后的工资薪金。   “当前,工资虽然是收入主要来源,但其他类型收入增幅也很高。”以2006年的数据分析,该市中等收入居民中,不仅其收入数量上在大幅提高,收入渠道也呈现多元化。   以2006年数据分析,工薪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为72.1%;经营性收入则实现成倍增长,占收入总量的比重达8.0%;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占收入总量5.9%;养老金、离退休金等转移性收入增幅也非常显著。   旅游成休闲方式   “城镇中等收入家庭,因收入变化,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其消费层次鲜明。”在食品消费中,城镇中等收入家庭更注重质量、追求营养均衡,在外用餐也更多;衣着消费注重时尚、名牌;身体保养、医疗保健也是消费重点,教育、娱乐投入加大。   数据显示,在该市的城镇中等收入群体中,每百户拥有的新型耐用消费品,其拥有量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倍、1.1倍、1.7倍、1.3倍和3.0倍,住房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5平方米,中等收入群体基本上生活在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区当中。   旅游等服务型消费,已成为城镇中等收入家庭重要休闲方式。   去年该市部分从业人员收入调查   调查对象 个人年收入(万)   教师 2-12   面的司机 3-4   出租车司机 2-4   售票员 1.5-2.5   私人企业普通员工 2-5   私人企业中层领导 4-7   国有垄断企业员工 4-6   乡镇政府机关领导 2-3   区级中层领导 3-6   餐馆服务员 0.5-0.8   装修工人 2.4
上一篇: 网站免费备案,备案流程
下一篇: 四川│sichuan
[返回所有新闻信息]

您的网站 © 中国 版权所有 本站程序界面、源代码受相关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严禁使用
Copyright © 2000-2015 您的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下js为测试信息